導讀:顯然車載急迫需要全雙工等更多自然交互技術,但全雙工并不只會局限于車載。
圖片來自“123RF”
一方面,作為最接近自然交互的形式,全雙工已經(jīng)成為智能語音領域的“香餑餑”,各大AI語音巨頭都在積極布局。
另一方面,車載場景的人機交互需求也越來越強烈,在手沒有被完全解放的情況下,駕駛員們對更自由、更隨性、更解放的語音交互有著更強烈的需求,全雙工為應用“剛需”。
與普通生活場景不同,車載環(huán)境的用戶手動操作更加不便捷,而同時又往往有諸多功能操作(例如關窗、開空調)、生活服務(例如導航)、娛樂消遣需求(例如聽歌),多樣化需求更需要更連續(xù)的對話體驗——如果每一個指令都要喚醒口令,不但用戶體驗不佳,從旁觀者看,這種交互方式也頗有些尷尬。
與此同時,有限空間里的司乘對話,多人對話與人機交互疊加,加上駕駛環(huán)境的嘈雜,無疑對智能語音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(zhàn)。
于是,迫切的用戶需求加上龐大的商業(yè)價值空間,以及車企這些年對產(chǎn)品創(chuàng)新的渴求,在這場全雙工的鏖戰(zhàn)中,車載語音場景不出預料成了玩家競逐的焦點,全雙工+車載的“搭配”迎來廣闊的市場機會。例如,不久前的重慶智博會上,騰訊云小微就聯(lián)合騰訊車聯(lián)展示全雙工語音交互技術,讓用戶對車載語音助手有了更多的好感和期待。
巨頭鏖戰(zhàn)全雙工,也推動“第三空間”競逐走向臺前
目前為止,車載+全雙工落地應用仍處于初期階段,技術研發(fā)與應用適配同步進行中。
1、車載全雙工,巨頭各有玩法姿勢
微軟在2018年3月底宣布“全雙工語音交互感官”已完成產(chǎn)品化落地,“長程語音交互成為可能”,到2019年8月,又宣布全雙工語言交互技術已經(jīng)通過車載設備完成測試,已經(jīng)有了幾個測試合作汽車廠。
微軟的全雙工語音及其車載應用是小冰項目的延續(xù),第七代微軟小冰的重心之一是實現(xiàn)車載商用,逐步由“玩具”轉向現(xiàn)實價值,車載無疑是當下最恰當?shù)倪x擇。
而百度在押寶AI戰(zhàn)略的大方向下,全雙工技術的推廣十分積極。今年7月,小度助手升級的全雙工語音已經(jīng)在小度在家智能音箱產(chǎn)品上使用,且開放賦能給更多智能硬件終端。
入局語音交互領域較早的科大訊飛,在2019年5月底發(fā)布了智能物聯(lián)網(wǎng)操作系統(tǒng)iFLYOS 2.0,也在多個領域開始了全雙工交互技術的應用嘗試。
今年8月,重慶智博會上,騰訊云小微全雙工語音技術也正式對外展示。依靠騰訊云小微這些年在語音技術上的深耕,選擇了最為“剛需”的車載場景率先落地全雙工交互技術,試圖從最符合用戶需求的駕駛場景打頭陣,然后進行全域拓展。
車聯(lián)網(wǎng)與AI助手的結合,也是技術與生態(tài)基礎上的B+C的搭配,非常符合騰訊在ToB轉向過程中的一貫調性。
2、技術推動下,第三空間正由概念走向實踐
在很久之前,汽車就被認為是家庭、工作之外的“第三空間”,在歐美等汽車文化濃郁的國家,車的第三空間價值十分明顯。
但在中國,日常出行的屬性仍然占據(jù)大頭,用戶進入車內,聽音樂、導航、調空調……在不用重復喚醒的情況下,很自然完成一套操作……把全雙工放到車載場景中,如果從汽車角度看,本質上是“第三空間”的一種強化。
拋開技術,從具體場景實踐來看,巨頭們在全雙工領域的布局和競爭,也在推動“第三空間”競逐走向臺前,誰能讓用戶真正體會到車上服務的便利,挖掘這個空間的用戶價值,誰就能在車載場景中實現(xiàn)商業(yè)突圍,這本身也與汽車廠商求新、求變、謀求市場增量的需求相吻合。
第三空間的體驗塑造,將面對用戶痛點的“三重區(qū)分”的挑戰(zhàn)
離開汽車視角,從全雙工技術視角來看,其面臨的首要挑戰(zhàn)在于,如何在連續(xù)對話中還能擁有很高準確率和響應速度。
例如,從已有資料看,騰訊云小微的全雙工語音交互技術,在30秒到90秒的時間范圍內(用戶自行設定),一次喚醒即可實現(xiàn)連續(xù)對話,過程中用戶可以隨時打斷機器的回答。
而除了全雙工的特殊能力,騰訊云小微可實現(xiàn)車載復雜噪聲環(huán)境下喚醒率97%以上,語音識別準確率96%以上,意圖理解準確率高達98%。
這里不去對比這些數(shù)字的優(yōu)劣,畢竟多數(shù)語音助手都能拿出還不錯的成績,但它們至少說明“全雙工”交互下,準確率仍能保持高水準。不過,在汽車有限的第三空間里塑造用戶體驗,語音助手們還有三大硬骨頭要啃——實現(xiàn)用戶的三種“區(qū)分”需求。
1、在幾何級技術難度升級的基礎上,區(qū)分“情境”
騰訊云小微稱包括播放音樂、導航、查股票、查天氣等眾多服務在內,用戶都可以通過語音指令,跟車機一次喚醒、連續(xù)應答、自然交互,這其中涉及一個很重要的問題:跨情境的全雙工服務。
目前的車載語音助手已經(jīng)可以做到在一定場景內免喚醒,例如常用的聽音樂,想聽A歌曲又反悔,想聽B歌曲,機器自動識別不需要用戶多次喚醒。
而當場景需求延展后,全雙工語音技術就不得不面臨既要連續(xù)、又要跨情境“思考”的挑戰(zhàn),而這又幾乎是汽車體驗的必須,內容、導航、查詢、設備控制……區(qū)分場景是“全雙工”的必要技能。
很明顯,即便是人的溝通在轉換話題時也需要適應,機器在面臨這種情境跨越的全雙工語音時,其難度是乘法級的幾何提升,而非僅僅做疊加而已。
2、在復雜的對話環(huán)境中,區(qū)分“人”
與歐美不同,在當下中國汽車文化中,家庭單位屬于仍然強于個人單位,“每家都有車”而不是“每人都有車”。很多時候,車中不只有司機,而肯定有副駕駛等其他乘客。
所謂“第三空間”不只是為司機服務,也為所有乘客服務。
對車載全雙工而言,這又帶來一個特殊的問題,如何讓不同的人有屬于自己的完整體驗。如果把全雙工比作一個人,與之溝通時,司機或乘客肯定都希望他與自己的溝通是完整的。
從當前的解決方式來看,行業(yè)主要采用多音區(qū)設置:主駕喚醒之后,都是聽主駕的聲音,副駕的喚醒后,都是聽副駕的語音,理論上,另一個人要接入全雙工交互,必須重新喚醒,才可以開啟自己的完整對話體驗。嚴格來說,這是通過物理設置的替代性方案,并非機器對不同聲音的完全識別,而是通過聲音的來源區(qū)分“人”。行業(yè)內也正在發(fā)展的“聲紋識別技術”,直接辨別不同的用戶,或才是未來更為徹底的解決方案,不過這仍需要等待。
3、在豐富多樣的服務中,區(qū)分“需求”
智能語音從一開始就是兩條腿走路:前端聽懂用戶說了什么,后端根據(jù)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推薦給不同的內容、服務,或者執(zhí)行某些操控指令。
放到車載全雙工這里,其實問題拓展到了兩個層面:
怎么聽懂是對機器說的,而不是對其他人說的(比如人和人聊天),不要誤解用戶的需求;
在確定是對機器的需求后,如何實現(xiàn)更為個性化的服務輸出,畢竟,如果用戶想吃點喜歡吃的,你隨便導航到了一個用戶不喜歡的店子,或者甚至用戶想要去放松一下,你給導航到了公司,這樣的連續(xù)交互也就失去了意義。
前者需要語音識別能力的極大加強,它還有許多細節(jié)需要用技術實現(xiàn),例如騰訊云小微稱其借助云端大腦,不但能理解用戶的話哪些是需要響應的指令,哪些只是用戶對別人說的話,這其中同樣涉及復雜場景需求問題,懂更多還要區(qū)分是不是需求,挑戰(zhàn)進一步升級。
后者,本質上可以視為個性化推薦機制的延續(xù),考驗的語音助手背后的平臺數(shù)據(jù)能力,如何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了解眼前的用戶,為其提供定制化服務,強化全雙工的“實質”支撐,而不是只有花架子。騰訊云小微打出“懂你所需”的旗號,通過訓練后推送定制化服務內容,這是全雙工技術的行業(yè)必然,只是看誰能更為準確。
對用戶而言,同樣是自然的交互,如同與人交流一樣,與一個“懂你所需”的全雙工語音助手交互,就像是熟人聊天,而與無法實現(xiàn)定制化服務輸出的機器交互,就像是在和陌生人聊天,其體驗差距無需多言。
全雙工語音助手趨勢不可避免,車載只是拼圖的一塊
幾乎不會有人否認,語音助手是人機交互必然趨勢。經(jīng)過幾年的發(fā)展,在巨頭們的努力下,越來越高的語音識別準確率,各平臺飚出的準確率指標,本身就證明機器的“聽見”和“聽懂”已經(jīng)逐步實現(xiàn),剩下的是不斷完善的過程。
而“智商”問題一旦接近解決,“情商”問題就走向臺前,讓機器更貼近人,實現(xiàn)人性化、情感化,是語音助手必然的趨勢。
于是,全雙工等新技術不斷涌現(xiàn)。幾乎可以肯定的是,在未來,一方面全雙工必然要突破參數(shù)瓶頸,例如沒有30秒、90秒的區(qū)分,而是無限連續(xù)同時準確識別需求,就是如科幻片機器人管家那樣的無縫交互,這是語音助手發(fā)展的必然;另一方面,更多其他的科技將不斷涌現(xiàn),例如多模態(tài)識別,將聲音、圖像、環(huán)境等諸多因素整合來與用戶自然交互。
而顯然,雖然車載急迫需要全雙工等更多自然交互技術,但全雙工并不只會局限于車載。幾乎所有巨頭的全雙工技術的“理想”都是全場景應用,即便是騰訊云小微選擇以車載為典型,未來也必將在全領域發(fā)力——到目前為止,在出行領域之外,騰訊云小微憑借全棧AI能力及騰訊豐富的內容和服務生態(tài),在文旅、政務、教育、智能硬件等多個領域都有涉獵。
以硬件為例,騰訊云小微AI應用解決方案已經(jīng)輸送到機器人、智能電視、智能音箱、智能空調等多個品牌多款產(chǎn)品中,而且百度、科大訊飛、阿里等玩家都在積極布局。
可以說,車載是全雙工最熱的局部戰(zhàn)場,未來的全雙工將是全領域的戰(zhàn)爭,屆時,當物聯(lián)網(wǎng)真正全面落地時,汽車這樣的第三空間將融入一個相互連接、不分彼此的“唯一空間”,車載全雙工與家居、工作全雙工聯(lián)動,人與虛擬數(shù)字世界將實現(xiàn)無縫對接,一起拭目以待吧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